工控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工控之家

[咨询求助] 三菱PLC编程求助高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7 22: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用

引用第19楼hxl202319于2012-06-08 14:01发表的  :
其实按我说,每个工作点装个感应器,总共11个,不要什么编码器等,反而更好编。例如1的X1,   Y1,那么1处就是LD  X1     OUT Y1............................
[/quote]
目前国内所做的封边机大多都是你所说的这种控制方式,输入点多了故障率高了不说,如果输送速度改变的话电磁阀动作跟踪也就变了,调机时间太长,还是德国佬设计最周密,一切都是自动调机自动跟踪,不定时放工件且工件长短不一都是一样的工作,如果说只能放几个工件的话还是不够完善,要想在以后升级加个跟踪动作就不好搞了,国外能做到无数个输出,并且随时可以修改程序加上去,我见过德国佬搞过,升级了程序加了几个跟踪点30万RMB。[ 此帖被dl2006在2012-06-08 18:06重新编辑 ]
发表于 2012-7-27 23: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没有做过此类木工机械,对此有些情况想了解清楚一点。
1、1-11就是工位,是吗?
2、每个工位的区域长度和间距是固定的吧?
3、工件到达工位区域有没有检测传感器类的?
4、工件长短不同和工件间距也都不同,是不是会有一个工件同时在两个工位区域的情况和两个工件在一个工位区域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或同时出现这两种情况?
5、整个工作区域最多会同时出现多少工件在运行?
6、输送带无极调速,就是使用模拟量控制,是用A/D和D/A模块来工控的吗?
7、速度有反馈显示吗?采用什么反馈速度?
……
见笑了!
发表于 2012-7-28 01: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记号,饭后来看
发表于 2012-7-28 02: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期待高手解答。
发表于 2012-7-28 03: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像角度控制
发表于 2012-7-28 05: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引用第25楼fredxia于2012-06-08 18:40发表的  :
本人没有做过此类木工机械,对此有些情况想了解清楚一点。
1、1-11就是工位,是吗?
2、每个工位的区域长度和间距是固定的吧?
3、工件到达工位区域有没有检测传感器类的?
4、工件长短不同和工件间距也都不同,是不是会有一个工件同时在两个工位区域的情况和两个工件在一个工位区域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或同时出现这两种情况?
.......
[/quote]
回楼上兄弟1 可理解那11个就是工位
2 每个工位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但输送带上的工件间的距离不一定是相等的。
3 工件在工位的时候是没有传感器的,只有进料处一个传感器。
4 工件有可能会很长,点用几个工位的距离。
5 可以有N个工件出现。
6调速方式不重要,能改变速度则行。
7可以省略,速度显示不显示并不是重点。
发表于 2012-7-28 06: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增量式编码器E6C2-CWZ6C分辨率1021的欧姆龙编码器;通过高速计数器;c251来计算总脉冲数‘用位置比较指令来控制输出’需要4ad模块和高速计数器模块
发表于 2012-7-28 07: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位与X2检测点的距离是恒定的,计算出按照当前的速度需要多少个脉冲到每一个工位。
X2输入用上升沿检测到每个工件进入,和下降沿检测每个工件进入完毕;工件开始进入的同时启动一批对应的计数器,设定工件到达每个工位;工件进入完毕的同时,对应的工件长度就可以计算得出,并转换为脉冲数,这就是每个工位工作的脉冲数(或者说每个工位工作到工件经过完毕)。
对每一个工件都这么考虑,其实工件之间的距离在这里就已经不在乎了!
工位增加的时候将计数器的个数相应增加。

粗浅之间,抛砖引玉!
发表于 2012-7-28 08: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研宄一下吧
发表于 2012-7-28 10: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引用第22楼ymr78419972于2012-06-08 15:14发表的  :
看来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挨家控制程序,如此珍物怎会有人肯出来放密,会此技术者,必以此技术发家也,哪能弄的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其实我也想知道,呵呵
[/quote]
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工控之家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工控之家 ( 鲁ICP备12015736号-1 )

GMT+8, 2024-6-16 18:26 , Processed in 0.1239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