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工控之家

[咨询求助] 自控设计出什么图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1 03: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kzj 于 2012-7-22 05:53 编辑

本人在设计院工作,想问问做设计的朋友,施工图设计大家都出什么图纸。我们一般会出仪表索引表、数据表、电气材料表、综合材料表、电缆表、监控表、回路图、供电图、供气图、控制室布置图、仪表安装图、电缆敷设图等。大家从自己的所做工程实际出发,不要发些规范上的要求。
发表于 2012-7-21 05: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出报警联锁逻辑图、DCS技术规格书
发表于 2012-7-21 06: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详细了,我们小单位,就出 目录,设计说明书,材料表,设备表,外部管线连接图,供气系统图,仪表柜的接线图,供电系统图,带仪表测点的工艺流程图,平面配管图,安装图。基本就这些了。
发表于 2012-7-21 07: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一个仪表专业设计程序,或许对你有用:采用常规仪表时,自控仪表专业详细设计文件应由以下文件组成:
a)文表类:
1)        文件目录;
2)        说明书;
3)        仪表索引表;
4)        仪表规格书;
5)        仪表盘(柜)规格书(注);
6)        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注);
7)        报警和联锁一览表;
8)        仪表电缆连接表;
9)        综合材料表。
b)设计图类:
1)        控制室平面布置图;
2)        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注:亦可与3)项合并);
3)        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
4)        仪表配管配线平面布置图;
5)        控制室仪表电缆敷设图(注:亦可与1)项合并);
6)        仪表盘(柜)布置图;
7)        仪表盘(柜)接线图;
8)        仪表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连接图;
9)        安全仪表系统逻辑图;
10)        顺序控制系统逻辑图;
11)        仪表回路图;
12)        仪表供电系统图;
13)        仪表接地系统图。

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过程计算机系统时,自控仪表专业详细设计文件中还需要增加以下文件:
a)文表类:
1)        分散控制系统(DCS)规格书;
2)        安全仪表系统(SIS)规格书;
3)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规格书;
4)        过程计算机系统(PCS)规格书;
当基础设计文件深度已达到详细工程设计规定深度时,1-4项文件可不另行编制。
5)        I/O索引表(或I/O分配表)。
b)设计图类:
1)        端子(安全栅)柜布置图(若由系统制造商供货, 应由其按设计要求提供);
2)        端子(安全栅)柜接线图(文件内容可并入“仪表盘(柜)接线图”)。

详细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要求如下。
《文件目录》应列出全部设计成品文件(包括新设计和复用的图纸及文表),其内容应包括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数量、版次(修改号)及必要的注释。
《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控制室及辅助设施、仪表选型、公用系统、施工注意事项等。        说明控制室及辅助设施的规模及具体布置情况。基础工程设计中已确定的仪表选型, 详细工程设计中原则上不再重复详述。选型变更的部分应说明变更原因和内容。说明仪表供电、供风、伴热及回水、隔离、冲洗等要求。说明特殊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专业间的施工配合等。
《仪表索引表》应按工艺流程并以被测变量英文字母代号的顺序或其它顺序列出每个检测和控制系统回路的仪表(从检测元件至执行器)以及必要的数据包括位号、用途、仪表名称、仪表规格书编号、安装位置、所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图号、管道号或设备号、仪表测量管路连接图号等数据。
《仪表规格书》应按仪表的种类列出所有仪表的规格和数据,包括位号、名称、用途、工艺操作条件、数量、形式、防护防爆等级、类型、测量范围、精度、信号种类、电源、过程连接尺寸、电气连接尺寸和附件等,需要时还可包括仪表所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图号、管道号或设备号、管道等级。《节流装置规格书》应列出计算所需的输入条件、计算的结果、形式、选择差压、压力等级、材质及附件等。《调节阀规格书》应列出计算所需的输入条件(操作条件、控制要求)、计算的结果、选择调节阀的CV值、调节阀类型、公称直径、阀芯直径、连接形式、压力等级、材质、作用形式和执行机构形式、定位器以及附件等。《在线分析仪表规格书》应列出所采用的各类在线分析器的被测组分、背景气组分、操作条件、公用工程条件、附件、技术规格要求等。
《仪表盘(柜)规格书》应列出所采用的仪表盘(柜)及其附件的规格和数量以及对仪表盘(柜)的技术要求。
《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应列出在线分析器室内安装的各类分析器和应成套供应的取样预处理系统、放空系统、样品回收系统、公用设施及电气配线等的数量和技术规格要求。
《报警和联锁一览表》应列出仪表位号、报警联锁信号用途、工艺操作报警值及联锁值等。
《仪表电缆连接表》应列出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长度、起点与终点、端子号等。
《综合材料表》应列出仪表安装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包括:电缆、导线、导压管、阀门、管件、电信号配管材料、气信号配管材料、伴热隔热材料、接线箱、保护(温)箱、接管箱、仪表电缆槽板、钢材等材料的名称、规格和数量。
《分散控制系统(DC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系统冗余、控制器单元、操作站、打印机、通信系统等的技术规格要求、组态软件及应用软件的说明、网络连接与数据存取要求,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组态培训、组态输入、调试、联调与试运行、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DCS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
《安全仪表系统(SI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系统冗余、控制器、组态及编程终端、事件记录单元、操作台等配置的要求,说明与其它系统的通讯接口等技术规格,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组态或编程培训、联调与试运行、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SIS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编程终端、通信接口、系统冗余等技术规格、对编程软件的要求,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编程、培训、调试、试运、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PLC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
《过程计算机系统(PC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主机及外围设备的基本规格、对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要求、过程控制软件的功能、数据通讯、工程技术服务、编程培训、调试、工程文件资料、试运、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等要求。
《DCS、SIS、PLC系统的输入、输出(I/O)索引表》(I/O分配表)应表示出仪表位号、信号类型和卡件通道的地址或机柜中的坐标。也可采用仪表位号卡件分配表的方式,表示出卡件位置、通道号、信号类型和仪表位号。
《控制室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控制室的组成、尺寸、地面标高和室内(包括机柜室和辅助间)所有仪表设备(如仪表盘、机柜、安全栅柜、端子柜、电源柜、操作站、控制台、打印机、辅助盘等)的安装位置。
《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检测器的位号、位置和安装高度等。
《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应表示出控制室与装置各部分(单元)的相对位置、电缆主槽板的总体平面布置及走向、标高和尺寸、槽板及配件的名称和规格及数量,必要时绘制接点详图。
《仪表配管配线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现场仪表的安装位置和标高,包括测量元件、基地式仪表、变送器、控制阀、现场安装的仪表盘(箱、柜)等,表示出接线箱(供电箱)至电缆槽板、现场仪表至电缆槽板之间的配线平面布置(根据需要),并按规定的文字代号标注电缆(线)的编号、规格和型号、以及穿线保护管的规格,表示出仪表供风总管与空气分配器之间的仪表供风管道的平面布置、标高和规格,表示出仪表伴热、回水、冲洗、隔离等管线的取源点的平面位置、标高和规格等(根据需要)。
《控制室仪表电缆敷设图》应表示出进出控制室仪表电缆及仪表电缆槽板的安装位置、标高及尺寸,说明密封方式及安装要求等。
《仪表盘(柜)布置图》应表示出仪表在仪表盘、操作台、框架上的正面和侧面布置,标注仪表位号、型号、数量、仪表开孔尺寸、中心线与横坐标尺寸,并示出仪表盘、操作台和框架的外形尺寸及颜色等,标注仪表及灯屏铭牌。
《仪表盘(柜)接线图》应表示出仪表盘、操作台、继电器柜(箱)、端子柜、安全栅柜、控制系统机柜等输入、输出端子的配线,每一端子和接线都应编号呼应或用仪表位号呼应,简单的接线图可用直接连接法表示,但不应简化图示和说明。
《特殊仪表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连接图》应表示出特殊仪表的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 连接图。
《安全仪表系统逻辑图》应采用逻辑符号或因果关系,表示出安全仪表系统的输入与输出间的逻辑关系,包括输入、逻辑功能、输出三部分及简要的文字说明等。
《顺序控制系统逻辑图》应表示出顺序控制系统的工艺操作、执行器和时间(或条件)的程序动作及逻辑关系等。
《仪表回路图》应表示出一个或几个检测或控制回路的构成,并标注这些回路的全部仪表及其端子号和接线,对于复杂的检测和控制系统,必要时可另附相应的图示及文字说明等。对于DCS、SIS、PLC等控制系统,如果绘制机柜端子接线图,可不绘制回路图。对于DCS、SIS、PLC等控制系统,可用表格形式表示机柜端子接线图或回路图,但必须能够表达清楚接线关系,必要时,对复杂回路,可另附相应的图示。
《仪表供电系统图》应表示出供电与用电设备间的连接关系,标注供电设备的输入与输出的电源种类、电压等级和容量,表明用电设备的编号和仪表的位号、用电容量或保护电器的额定容量等。
《仪表接地系统图》应表示出控制室仪表设备的接地连接关系,包括接地干线的连接线路、汇集方式、接地电缆的敷设及规格、接地连接要求等。
《端子(安全栅)柜布置图》应表示出接线端子排(安全栅)在端子(安全栅)柜中的正面布置,标注相对位置及端子排的编号(安全栅的位号),并表示出设备材料表和柜的外形尺寸与色标等。
发表于 2012-7-21 0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常规仪表时,自控仪表专业详细设计文件应由以下文件组成:
a)文表类:
1)        文件目录;
2)        说明书;
3)        仪表索引表;
4)        仪表规格书;
5)        仪表盘(柜)规格书(注);
6)        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注);
7)        报警和联锁一览表;
8)        仪表电缆连接表;
9)        综合材料表。
b)设计图类:
1)        控制室平面布置图;
2)        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注:亦可与3)项合并);
3)        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
4)        仪表配管配线平面布置图;
5)        控制室仪表电缆敷设图(注:亦可与1)项合并);
6)        仪表盘(柜)布置图;
7)        仪表盘(柜)接线图;
8)        仪表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连接图;
9)        安全仪表系统逻辑图;
10)        顺序控制系统逻辑图;
11)        仪表回路图;
12)        仪表供电系统图;
13)        仪表接地系统图。

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过程计算机系统时,自控仪表专业详细设计文件中还需要增加以下文件:
a)文表类:
1)        分散控制系统(DCS)规格书;
2)        安全仪表系统(SIS)规格书;
3)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规格书;
4)        过程计算机系统(PCS)规格书;
当基础设计文件深度已达到详细工程设计规定深度时,1-4项文件可不另行编制。
5)        I/O索引表(或I/O分配表)。
b)设计图类:
1)        端子(安全栅)柜布置图(若由系统制造商供货, 应由其按设计要求提供);
2)        端子(安全栅)柜接线图(文件内容可并入“仪表盘(柜)接线图”)。

详细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要求如下。
《文件目录》应列出全部设计成品文件(包括新设计和复用的图纸及文表),其内容应包括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数量、版次(修改号)及必要的注释。
《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控制室及辅助设施、仪表选型、公用系统、施工注意事项等。        说明控制室及辅助设施的规模及具体布置情况。基础工程设计中已确定的仪表选型, 详细工程设计中原则上不再重复详述。选型变更的部分应说明变更原因和内容。说明仪表供电、供风、伴热及回水、隔离、冲洗等要求。说明特殊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专业间的施工配合等。
《仪表索引表》应按工艺流程并以被测变量英文字母代号的顺序或其它顺序列出每个检测和控制系统回路的仪表(从检测元件至执行器)以及必要的数据包括位号、用途、仪表名称、仪表规格书编号、安装位置、所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图号、管道号或设备号、仪表测量管路连接图号等数据。
《仪表规格书》应按仪表的种类列出所有仪表的规格和数据,包括位号、名称、用途、工艺操作条件、数量、形式、防护防爆等级、类型、测量范围、精度、信号种类、电源、过程连接尺寸、电气连接尺寸和附件等,需要时还可包括仪表所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图号、管道号或设备号、管道等级。《节流装置规格书》应列出计算所需的输入条件、计算的结果、形式、选择差压、压力等级、材质及附件等。《调节阀规格书》应列出计算所需的输入条件(操作条件、控制要求)、计算的结果、选择调节阀的CV值、调节阀类型、公称直径、阀芯直径、连接形式、压力等级、材质、作用形式和执行机构形式、定位器以及附件等。《在线分析仪表规格书》应列出所采用的各类在线分析器的被测组分、背景气组分、操作条件、公用工程条件、附件、技术规格要求等。
《仪表盘(柜)规格书》应列出所采用的仪表盘(柜)及其附件的规格和数量以及对仪表盘(柜)的技术要求。
《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应列出在线分析器室内安装的各类分析器和应成套供应的取样预处理系统、放空系统、样品回收系统、公用设施及电气配线等的数量和技术规格要求。
《报警和联锁一览表》应列出仪表位号、报警联锁信号用途、工艺操作报警值及联锁值等。
《仪表电缆连接表》应列出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长度、起点与终点、端子号等。
《综合材料表》应列出仪表安装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包括:电缆、导线、导压管、阀门、管件、电信号配管材料、气信号配管材料、伴热隔热材料、接线箱、保护(温)箱、接管箱、仪表电缆槽板、钢材等材料的名称、规格和数量。
《分散控制系统(DC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系统冗余、控制器单元、操作站、打印机、通信系统等的技术规格要求、组态软件及应用软件的说明、网络连接与数据存取要求,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组态培训、组态输入、调试、联调与试运行、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DCS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
《安全仪表系统(SI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系统冗余、控制器、组态及编程终端、事件记录单元、操作台等配置的要求,说明与其它系统的通讯接口等技术规格,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组态或编程培训、联调与试运行、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SIS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编程终端、通信接口、系统冗余等技术规格、对编程软件的要求,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编程、培训、调试、试运、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PLC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
《过程计算机系统(PC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主机及外围设备的基本规格、对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要求、过程控制软件的功能、数据通讯、工程技术服务、编程培训、调试、工程文件资料、试运、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等要求。
《DCS、SIS、PLC系统的输入、输出(I/O)索引表》(I/O分配表)应表示出仪表位号、信号类型和卡件通道的地址或机柜中的坐标。也可采用仪表位号卡件分配表的方式,表示出卡件位置、通道号、信号类型和仪表位号。
《控制室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控制室的组成、尺寸、地面标高和室内(包括机柜室和辅助间)所有仪表设备(如仪表盘、机柜、安全栅柜、端子柜、电源柜、操作站、控制台、打印机、辅助盘等)的安装位置。
《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检测器的位号、位置和安装高度等。
《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应表示出控制室与装置各部分(单元)的相对位置、电缆主槽板的总体平面布置及走向、标高和尺寸、槽板及配件的名称和规格及数量,必要时绘制接点详图。
《仪表配管配线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现场仪表的安装位置和标高,包括测量元件、基地式仪表、变送器、控制阀、现场安装的仪表盘(箱、柜)等,表示出接线箱(供电箱)至电缆槽板、现场仪表至电缆槽板之间的配线平面布置(根据需要),并按规定的文字代号标注电缆(线)的编号、规格和型号、以及穿线保护管的规格,表示出仪表供风总管与空气分配器之间的仪表供风管道的平面布置、标高和规格,表示出仪表伴热、回水、冲洗、隔离等管线的取源点的平面位置、标高和规格等(根据需要)。
《控制室仪表电缆敷设图》应表示出进出控制室仪表电缆及仪表电缆槽板的安装位置、标高及尺寸,说明密封方式及安装要求等。
《仪表盘(柜)布置图》应表示出仪表在仪表盘、操作台、框架上的正面和侧面布置,标注仪表位号、型号、数量、仪表开孔尺寸、中心线与横坐标尺寸,并示出仪表盘、操作台和框架的外形尺寸及颜色等,标注仪表及灯屏铭牌。
《仪表盘(柜)接线图》应表示出仪表盘、操作台、继电器柜(箱)、端子柜、安全栅柜、控制系统机柜等输入、输出端子的配线,每一端子和接线都应编号呼应或用仪表位号呼应,简单的接线图可用直接连接法表示,但不应简化图示和说明。
《特殊仪表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连接图》应表示出特殊仪表的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 连接图。
《安全仪表系统逻辑图》应采用逻辑符号或因果关系,表示出安全仪表系统的输入与输出间的逻辑关系,包括输入、逻辑功能、输出三部分及简要的文字说明等。
《顺序控制系统逻辑图》应表示出顺序控制系统的工艺操作、执行器和时间(或条件)的程序动作及逻辑关系等。
《仪表回路图》应表示出一个或几个检测或控制回路的构成,并标注这些回路的全部仪表及其端子号和接线,对于复杂的检测和控制系统,必要时可另附相应的图示及文字说明等。对于DCS、SIS、PLC等控制系统,如果绘制机柜端子接线图,可不绘制回路图。对于DCS、SIS、PLC等控制系统,可用表格形式表示机柜端子接线图或回路图,但必须能够表达清楚接线关系,必要时,对复杂回路,可另附相应的图示。
《仪表供电系统图》应表示出供电与用电设备间的连接关系,标注供电设备的输入与输出的电源种类、电压等级和容量,表明用电设备的编号和仪表的位号、用电容量或保护电器的额定容量等。
《仪表接地系统图》应表示出控制室仪表设备的接地连接关系,包括接地干线的连接线路、汇集方式、接地电缆的敷设及规格、接地连接要求等。
《端子(安全栅)柜布置图》应表示出接线端子排(安全栅)在端子(安全栅)柜中的正面布置,标注相对位置及端子排的编号(安全栅的位号),并表示出设备材料表和柜的外形尺寸与色标等。
发表于 2012-7-21 1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常规仪表时,自控仪表专业详细设计文件应由以下文件组成:
a)文表类:
1)        文件目录;
2)        说明书;
3)        仪表索引表;
4)        仪表规格书;
5)        仪表盘(柜)规格书(注);
6)        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注);
7)        报警和联锁一览表;
8)        仪表电缆连接表;
9)        综合材料表。
b)设计图类:
1)        控制室平面布置图;
2)        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注:亦可与3)项合并);
3)        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
4)        仪表配管配线平面布置图;
5)        控制室仪表电缆敷设图(注:亦可与1)项合并);
6)        仪表盘(柜)布置图;
7)        仪表盘(柜)接线图;
8)        仪表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连接图;
9)        安全仪表系统逻辑图;
10)        顺序控制系统逻辑图;
11)        仪表回路图;
12)        仪表供电系统图;
13)        仪表接地系统图。

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过程计算机系统时,自控仪表专业详细设计文件中还需要增加以下文件:
a)文表类:
1)        分散控制系统(DCS)规格书;
2)        安全仪表系统(SIS)规格书;
3)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规格书;
4)        过程计算机系统(PCS)规格书;
当基础设计文件深度已达到详细工程设计规定深度时,1-4项文件可不另行编制。
5)        I/O索引表(或I/O分配表)。
b)设计图类:
1)        端子(安全栅)柜布置图(若由系统制造商供货, 应由其按设计要求提供);
2)        端子(安全栅)柜接线图(文件内容可并入“仪表盘(柜)接线图”)。

详细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要求如下。
《文件目录》应列出全部设计成品文件(包括新设计和复用的图纸及文表),其内容应包括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数量、版次(修改号)及必要的注释。
《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控制室及辅助设施、仪表选型、公用系统、施工注意事项等。        说明控制室及辅助设施的规模及具体布置情况。基础工程设计中已确定的仪表选型, 详细工程设计中原则上不再重复详述。选型变更的部分应说明变更原因和内容。说明仪表供电、供风、伴热及回水、隔离、冲洗等要求。说明特殊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专业间的施工配合等。
《仪表索引表》应按工艺流程并以被测变量英文字母代号的顺序或其它顺序列出每个检测和控制系统回路的仪表(从检测元件至执行器)以及必要的数据包括位号、用途、仪表名称、仪表规格书编号、安装位置、所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图号、管道号或设备号、仪表测量管路连接图号等数据。
《仪表规格书》应按仪表的种类列出所有仪表的规格和数据,包括位号、名称、用途、工艺操作条件、数量、形式、防护防爆等级、类型、测量范围、精度、信号种类、电源、过程连接尺寸、电气连接尺寸和附件等,需要时还可包括仪表所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图号、管道号或设备号、管道等级。《节流装置规格书》应列出计算所需的输入条件、计算的结果、形式、选择差压、压力等级、材质及附件等。《调节阀规格书》应列出计算所需的输入条件(操作条件、控制要求)、计算的结果、选择调节阀的CV值、调节阀类型、公称直径、阀芯直径、连接形式、压力等级、材质、作用形式和执行机构形式、定位器以及附件等。《在线分析仪表规格书》应列出所采用的各类在线分析器的被测组分、背景气组分、操作条件、公用工程条件、附件、技术规格要求等。
《仪表盘(柜)规格书》应列出所采用的仪表盘(柜)及其附件的规格和数量以及对仪表盘(柜)的技术要求。
《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应列出在线分析器室内安装的各类分析器和应成套供应的取样预处理系统、放空系统、样品回收系统、公用设施及电气配线等的数量和技术规格要求。
《报警和联锁一览表》应列出仪表位号、报警联锁信号用途、工艺操作报警值及联锁值等。
《仪表电缆连接表》应列出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长度、起点与终点、端子号等。
《综合材料表》应列出仪表安装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包括:电缆、导线、导压管、阀门、管件、电信号配管材料、气信号配管材料、伴热隔热材料、接线箱、保护(温)箱、接管箱、仪表电缆槽板、钢材等材料的名称、规格和数量。
《分散控制系统(DC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系统冗余、控制器单元、操作站、打印机、通信系统等的技术规格要求、组态软件及应用软件的说明、网络连接与数据存取要求,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组态培训、组态输入、调试、联调与试运行、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DCS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
《安全仪表系统(SI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系统冗余、控制器、组态及编程终端、事件记录单元、操作台等配置的要求,说明与其它系统的通讯接口等技术规格,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组态或编程培训、联调与试运行、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SIS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编程终端、通信接口、系统冗余等技术规格、对编程软件的要求,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编程、培训、调试、试运、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PLC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
《过程计算机系统(PC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主机及外围设备的基本规格、对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要求、过程控制软件的功能、数据通讯、工程技术服务、编程培训、调试、工程文件资料、试运、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等要求。
《DCS、SIS、PLC系统的输入、输出(I/O)索引表》(I/O分配表)应表示出仪表位号、信号类型和卡件通道的地址或机柜中的坐标。也可采用仪表位号卡件分配表的方式,表示出卡件位置、通道号、信号类型和仪表位号。
《控制室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控制室的组成、尺寸、地面标高和室内(包括机柜室和辅助间)所有仪表设备(如仪表盘、机柜、安全栅柜、端子柜、电源柜、操作站、控制台、打印机、辅助盘等)的安装位置。
《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检测器的位号、位置和安装高度等。
《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应表示出控制室与装置各部分(单元)的相对位置、电缆主槽板的总体平面布置及走向、标高和尺寸、槽板及配件的名称和规格及数量,必要时绘制接点详图。
《仪表配管配线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现场仪表的安装位置和标高,包括测量元件、基地式仪表、变送器、控制阀、现场安装的仪表盘(箱、柜)等,表示出接线箱(供电箱)至电缆槽板、现场仪表至电缆槽板之间的配线平面布置(根据需要),并按规定的文字代号标注电缆(线)的编号、规格和型号、以及穿线保护管的规格,表示出仪表供风总管与空气分配器之间的仪表供风管道的平面布置、标高和规格,表示出仪表伴热、回水、冲洗、隔离等管线的取源点的平面位置、标高和规格等(根据需要)。
《控制室仪表电缆敷设图》应表示出进出控制室仪表电缆及仪表电缆槽板的安装位置、标高及尺寸,说明密封方式及安装要求等。
《仪表盘(柜)布置图》应表示出仪表在仪表盘、操作台、框架上的正面和侧面布置,标注仪表位号、型号、数量、仪表开孔尺寸、中心线与横坐标尺寸,并示出仪表盘、操作台和框架的外形尺寸及颜色等,标注仪表及灯屏铭牌。
《仪表盘(柜)接线图》应表示出仪表盘、操作台、继电器柜(箱)、端子柜、安全栅柜、控制系统机柜等输入、输出端子的配线,每一端子和接线都应编号呼应或用仪表位号呼应,简单的接线图可用直接连接法表示,但不应简化图示和说明。
《特殊仪表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连接图》应表示出特殊仪表的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 连接图。
《安全仪表系统逻辑图》应采用逻辑符号或因果关系,表示出安全仪表系统的输入与输出间的逻辑关系,包括输入、逻辑功能、输出三部分及简要的文字说明等。
《顺序控制系统逻辑图》应表示出顺序控制系统的工艺操作、执行器和时间(或条件)的程序动作及逻辑关系等。
《仪表回路图》应表示出一个或几个检测或控制回路的构成,并标注这些回路的全部仪表及其端子号和接线,对于复杂的检测和控制系统,必要时可另附相应的图示及文字说明等。对于DCS、SIS、PLC等控制系统,如果绘制机柜端子接线图,可不绘制回路图。对于DCS、SIS、PLC等控制系统,可用表格形式表示机柜端子接线图或回路图,但必须能够表达清楚接线关系,必要时,对复杂回路,可另附相应的图示。
《仪表供电系统图》应表示出供电与用电设备间的连接关系,标注供电设备的输入与输出的电源种类、电压等级和容量,表明用电设备的编号和仪表的位号、用电容量或保护电器的额定容量等。
《仪表接地系统图》应表示出控制室仪表设备的接地连接关系,包括接地干线的连接线路、汇集方式、接地电缆的敷设及规格、接地连接要求等。
《端子(安全栅)柜布置图》应表示出接线端子排(安全栅)在端子(安全栅)柜中的正面布置,标注相对位置及端子排的编号(安全栅的位号),并表示出设备材料表和柜的外形尺寸与色标等。
发表于 2012-7-21 11: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仪表索引;
2 仪表数据表;
3 仪表盘布置图;
4 控制室布置图;
5 DCS系统配置图(初步);
6 仪表回路图;
7 联锁系统逻辑图或时序图;
8 仪表供电系统图;
9 仪表电缆桥架布置总图;
10 DCS-I/O表;
11 主要仪表技术说明书;
12 DCS技术规范书;
13 仪表请购单。

1 文字、表格类文件
(1) 仪表设计规定;
(2) 仪表索引;
(3) 仪表数据表;
(4) 报警联锁设定值表;
(5) 电缆表(管缆表);
(6) 铭牌表;
(7) 仪表绝热伴热表;
(8) 仪表空气分配器表;
(9) 控制室内电缆表;
(10) 电缆分盘表;
(11) 仪表安装材料表;
(12) 仪表技术说明书(主要仪表);
(13) 仪表施工安装要求。
2 图纸类文件
(1) 联锁系统逻辑图;
(2) 顺序控制系统时序图;
(3) 继电器联锁原理图;
(4) 仪表回路图;
(5) 控制室布置图;
(6) 仪表盘(操作台)布置图;
(7) 闪光报警器灯屏布置图;
(8) 半模拟盘流程图及接线图;
(9) 继电器箱布置图;
(10) 端子配线图;
(11) 仪表供电系统图(供电箱接线图);
(12) 仪表穿板接头图;
(13) 控制室电缆(管缆)布置图;
(14) 仪表位置图;
(15) 仪表电缆桥架布置总图;
(16) 仪表电缆(管缆)及桥架布置图;
(17) 现场仪表配线图;
(18) 仪表空气管道平面图(系统图);
(19) 仪表接地系统图;
(20) 仪表安装图。
发表于 2012-7-21 12: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设计深度出图,有专门的标准
发表于 2012-7-21 14: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4# liurunze
发表于 2012-7-21 15: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SHSG-053-2003石油化工和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工控之家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工控之家 ( 鲁ICP备12015736号-1 )

GMT+8, 2024-6-17 03:23 , Processed in 0.0696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