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360 发表于 2012-7-5 07:42:04

仪表桥架和电气电力桥架间隔标准

急啊,帮帮忙吧。谢谢

艾丝凡 发表于 2012-7-5 10:18: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
Code f0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
GB50312-200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7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20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2--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2.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00七年四月六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6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00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B/T 50312—2000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编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编写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认真总结了规范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广泛吸取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6号,邮编: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张宜 张晓微 陈琪 成彦 朱立彤 刘侃 孙兰 李雪佩 张文才 温伯银 赵济安 瞿二澜 陈汉民
目次
1总则
2环境检查
3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4设备安装检验
5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5•1缆线的敷设
5•2保护措施
6缆线终接
7工程电气测试
8管理系统验收
9工程验收
附录A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
附录B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附录C光纤链路测试方法
附录D综合布线工程管理系统验收内容
附录E测试项目和技术指标含义
1总则
1.0.1为统一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
1.0.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施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予本规范规定。
1•0.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本规范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建设单位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加强工地的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验收。
1.0.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工程验收前应进行自检测试、竣工验收测试工作。
1.0.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环境检查
2.0.1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房屋预埋线槽、暗管、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及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4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
5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电信间、设备间的位置、面积、高度、通风、防火及环境温、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0.2建筑物进线间及入口设施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引入管道与其他设施如电气、水、煤气、下水道等的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引入缆线采用的敷设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3管线入口部位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采取排水及防止气、水、虫等进入的措施。
4进线间的位置、面积、高度、照明、电源、接地、防火、防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0.3有关设施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抗震要求。
3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3.0.1器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程所用缆线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元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进口设备和材料应具有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3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4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
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5备品、备件及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
3.0.2配套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等表面涂覆或镀层应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
2室内管材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金属管槽应根据工程环境要求做镀锌或其他防腐处理。塑料管槽必须采用阻燃管槽,外壁应具有阻燃标记。
3室外管道应按通信管道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4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5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3.0.3缆线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程使用的电缆和光缆型式、规格及缆线的防火等级应符
合设计要求。
2缆线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外包装应注明型号和规格。
3缆线外包装和外护套需完整无损,当外包装损坏严重时,应测试合格后再在工程中使用。
4电缆应附有本批量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施工前应进行链路或信道的电气性能及缆线长度的抽验,并做测试记录。
5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光缆外包装或光缆护套如有损伤,应对该盘光缆进行光纤性能指标测试,如有断纤,应进行处理,待检查合格才允许使用。光纤检测完毕,光缆端头应密封固定,恢复外包装。
6光纤接插软线或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端的光纤连接器件端面应装配合适的保护盖帽。
2)光纤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明显的标记。
3.0.4连接器件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线模块、信息插座模块及其他连接器件的部件应完整,电气和机械性能等指标符合相应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塑料材质应具有阻燃性能,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2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各项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3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使用型式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3.0.5配线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电缆配线设备的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光、电缆配线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3.0.6测试仪表和工具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事先对工程中需要使用的仪表和工具进行测试或检查,缆线测试仪表应附有相应检测机构的证明文件。
2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仪表应能测试相应类别工程的各种电气性能及传输特性,其精度符合相应要求。测试仪表的精度应按相应的鉴定规程和校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经过相应计量部门校验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有效期内使用。
3施工工具,如电缆或光缆的接续工具:剥线器、光缆切断器、光纤熔接机、光纤磨光机、卡接工具等必须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3.0.7现场尚无检测手段取得屏蔽布线系统所需的相关技术参数时,可将认证检测机构或生产厂家附有的技术报告作为检查依据。
3.0.8对绞电缆电气性能、机械特性、光缆传输性能及连接器件的具体技术指标和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经过测试与检查,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设备和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设备安装检验
4•0•1机柜、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
2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不应有脱落及划痕,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3机柜、机架、配线设备箱体、电缆桥架及线槽等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应按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4.0.2各类配线部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2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4.0.3信息插座模块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信息插座模块、多用户信息插座、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安装在活动地板内或地面上时,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具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3信息插座底盒同时安装信息插座模块和电源插座时,间距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4信息插座模块明装底盒的固定方法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而定。
5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6各种插座面板应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业务类型。
7工作区内终接光缆的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安装底盒应具有足够的空间,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4.0.4电缆桥架及线槽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刺。
5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6金属桥架、线槽及金属管各段之间应保持连接良好,安装牢固。
7采用吊顶支撑柱布放缆线时,支撑点宜避开地面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
4.0.5安装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管、线槽、桥架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5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5.1缆线的敷设
5.1.1缆线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1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在各种环境中的敷设方式、布放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4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5缆线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在工作区宜为3~6cm,电信间宜为0.5~2m,设备间宜为3~5m;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6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倍。
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倍。
7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并应符合表5.1.1-1的规定。
表5.1.1-1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
条件 最小净距
380V5kV•A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150 30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② 10① 80 150
注:①当380V电力电缆

萨哈林岛 发表于 2012-7-5 12:54:45

电气施工措施和方法
电气施工措施和方法

1、    电气配管工程:
1)    配管及预埋前,必须认真熟悉施工图纸,除完全掌握图纸设计功能及敷设途径,方法外,还应与暖通、给排水等有关专业核对图纸,并与土建建筑图纸详细对照,如发现差错应及时找设计部门更正。
2)    认真整理施工图纸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如平面图与系统图不符、管径与导线截面不符、管线途径不明等在参加图纸会审时及时向设计部门提出,力求将图中问题解决在施工以前。
3)    根据图纸及相关标准编制材料计划,对照图纸提出管材型号、规格及盒箱、导线等的型号规格,做好材料的采购准备工作。
4)    做好施工班组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工作,详细交待配管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图纸会审中更改的问题。
5)    做好管材及盒、箱等材料进场验收工作,管材必须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并有出厂合格证,钢管内不得有毛刺及棱角,钢管壁薄厚应均匀,有一定的柔性以防煨弯时产生断裂现象,电线管除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无
严重锈蚀现象,盒、箱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6)    电线钢管暗敷于砼时应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应≥管径的2倍,套管两端需与钢管紧密焊接无缝隙,并用元钢进行接地跨接,焊接处应刷防锈漆进行防腐处理。
7)    钢管应用机械切割机下料或钢锯下料,并清除管口的毛刺,保证管
口光滑,绝不允许用电、气焊割口,管口清理的办法可使用半圆锉把毛刺挫光,DN15~DN20的管子可用老虎钳头插入管口左右搅动达到把毛刺去掉使管口光滑之目的。
8)    暗配于混凝土内的钢管内部应刷防锈漆,暗配在土质内的钢管除内部刷防锈漆外,外部刷沥青漆,其余情况下的所有配管、内外部均应刷防锈漆,刷漆前应认真除锈。
9)    砖墙内暗配管时应在土建粉刷墙面前进行,并敷设到位,确定钢管高度,走向及位置后,首先用开槽机,根据管径在墙面上开出配管槽,在墙缝内打入带铁丝的木楔,钢管配好后,用打入墙内的铁丝两端把钢管临时固定住,再采用强度等级不小M10的水泥砂浆沿槽固定,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10)    埋于砼地坪内的暗配管要做好临时固定工作,方法如下:钢管敷设好后,用3寸钢钉交叉钉在钢管下部,钉头之间用18#铁丝沿管子表面交叉缠绕三圈达到固定管子的目的,另一种方法可用铁丝直接梆扎在土建敷设的第一层钢筋上,这样在浇注砼时不致使管子发生较大的位移和挤压。
11)    与钢管配套暗敷设的灯头盒、开关箱、过路箱等必须要进行固定,固定办法:用钢钉在盒箱四边各钉一个,钢钉高于盒箱约5mm用18#铁丝在相对的两个钉子之间绕三圈再把钢钉打入模板内低于盒箱2~3mm即达到固定盒箱之目的,注意在固定盒箱前必须把盒箱内用纸塞满且纸应用水泡浸透以防砼进入盒箱内,进入盒箱内的管口也应采取封堵措施,以防万一砼进入盒箱,不至于进入管内,影响穿线工序的进行。
12)    钢管进入或经过盒、箱、管箍处应用6~8元钢进行接地跨接,盒箱也应做好接地焊接,接地焊接长度≥30mm。
13)    盒、箱定位应准确,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采用水平仪或用找平塑料软管逐一校正准确,同一室内的同规格盒箱,误差应≤5mm,相邻误差应≤1mm。
14)    吊顶内配管一般应在吊顶内其它专业管道施工以后进行,线管尽可能贴近龙骨,敷设途径应合理、整齐,并用吊、支架进行固定,管子的连接可用丝口连接,管端套丝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1/2,且应用φ6~φ8元钢在管两端进行焊接以保证接地的畅通,也可以用套管连接,但套管连接必须与管子紧密焊接无缝隙且套管长度≥管径的2倍。
15)    线管煨弯应保证足够的弯曲半径,焊接管焊缝在煨弯时应在管子的两侧,钢管弯曲处不应出现凹凸和裂缝,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弯曲半径(R)见下表:
条件    弯曲半径与钢管外径之比
暗配时    6
明配只有一个弯时    4
暗配时    6
埋设于地下或砼楼板内    10
16)    管与接线盒、开关箱的连接,可采用螺母连接或焊接,采用螺母连接时先在进入盒箱管端套丝后旋上一个锁紧螺母(俗称根母)然后将盒箱上的散落口打掉,将已旋上螺母的管头插入孔内再用手旋上盒内螺母(俗称护口)最后用鲤鱼钳把盒外锁紧螺母旋紧即可。
17)    土建拆除摸板后应及时找出预埋在混凝土内的盒箱,并用铁丝打通管路,做好管口及盒箱的临时封堵工作,对于试不通的管子应及早进行修补处理,以免影响土建质量和总体进度。
18)    扣压式薄壁钢管(KBG)的连接应采用与管径配套的专用套管,并用专用压接工具在套管两端进行压接,使套管与钢管紧密连接,并用胶带把两端管口包好,以防混凝土水泥浆进入管内。
19)    扣压式薄壁钢管(KBG)90度弯头可采用与管径配套的专用弯头,可在供货方与KBG管一起购买,也可采用厂方特供的弯管器进行弯制。管子进入盒箱应采用配套的螺纹接头。
20)    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PVC管,在配管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方法如下:用碎块小砖围在出地面的PVC管边,再用砂浆临时浇在碎砖上,管子连接时,把砂浆及碎砖打掉,管子连接到位即可,注意,在浇砂浆时,管头应用老虎钳夹扁或管口用纸堵塞以防水泥流入管口,φ16~φ25管弯曲时应使用弯管弹簧。
21)    PVC管的连接采用套管粘接,套管长度≥2倍管外径,粘接剂要
22)    采用合格产品,在涂抹粘接剂时应均匀,插入套管应各占套管1/2,尽量避免一端插入多,另一端插入少,并在套管两端用铁丝把PVC管子绑扎牢固,以免被拉脱,PVC管配好后应在一米左右绑扎一处,以保证管子与套管,盒、箱的连接。
23)    PVC管敷设在楼板面上,板面整个垫层应不小于50mm,且管表面应有20mm以上厚度水泥砂浆保护层。
24)    PVC管材质应具有阻燃,耐冲击性能,其氧指数不低于27%的阻燃指标,并有产品检验报告单和产品出厂合格证书。
25)    普利卡金属套管与钢管直接连接时,可采用螺纹混合连接法或无螺纹连接法,普利卡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弯曲。
26)    普利卡金属套管与盒、箱或线槽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的线箱连接器或组合线箱连接器进行连接。
26)    暗配管在施工过程中应做质量评定及检验批隐蔽验收,并有甲方专业代表及监理参与 ,签字认可下道工序施工,并且在土建打砼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对配管进行监护。
27)钢管配线与设备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
①    在干燥房间内,可在钢管出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
②    在室外或潮湿房间内,可采用防湿软管或在管口处装设防水弯头。
③    当由防水弯头引出的导线接至设备时,导线套绝缘软管保护,并应有防水弯头引入设备。
④    金属软管引入设备时,软管与钢管,软管与设备间的连接应用软管接头连接,软管在设备上应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1m,金属软管不能作为接地导体。
⑤    室内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内的配管管口,应高出配电箱、柜的基础面50—80mm。
28)暗配管通过建筑物伸缩缝做法如下图:
2、    管内穿线和接线:
1)    导线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    并注有生产厂家。
3)    管内穿线前应熟悉图纸,了解电气系统的原理,灯具的控制方式,并了解每根管内有几个回路,几对导线,以及导线的规格、型号、始、终端位置,导线能不剪断的地方尽量不剪断,以免浪费导线和导线产生过多接头。
4)    电力和照明系统按规范对管内导线应有分色,相线和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导线颜色选择应统一,配电箱电源线及所有三相电源的干线,相线A、B、C相为黄、绿、红三色,零线为淡蓝色,保护接地线(PE)为黄绿相间双色线,照明支线、火线为红色,开关线为黄色,零线为淡蓝色,保护接地线为浅黄绿相间双色线。其余设备的导线也应有明显的色泽区分。
5)    管内穿线前必须要清理干净管内积水杂物,并在管口套好护圈,具体操作如下:先用铁丝打通管路,把破布扎在铁丝上,在管内两边来回拉动,直到管内积水及杂物拉净为止。
6)    管内穿线时应采用放线架,人工放线,拉线铁丝的连接处应尽量
7)    减小,铁丝及导线的回弯头应朝向被拉动方向,以免铁丝绕头及导线头挂在管接头的缝隙中,穿线中必须由两人操作,一个缓缓拉动铁丝,一人缓送导线,放线及穿线中应理顺导线防止导线在管内扭绞、弯曲,以免影响导线使用质量。
8)    所有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所有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或者在电气设备端子上进行,所有接头相互缠绕必须在五圈以上,保证连接紧密,再用橡皮绝缘胶带或绝缘带一至二层,最后包黑胶布一层即可。
9)    导线在与电气设备或电气器具连接时,应对敷设的全部线路进行接线及绝缘电阻值测试,线路要求全部接通,1KV以下的电气线路采用500V兆欧表测试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0.5MΩ,且符合设计要求。
10)    软导线在接线盒内连接采用压接帽,多股铜线在连接设备或接线端子时,必须使用铜接线鼻子,导线插入铜鼻子内,用压接钳压好后,把
铜鼻子上的毛刺或棱角用钢锉挫光,进行烫锡处理即可。
11)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及交流与直流的回路,不应同穿于一根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导管内。
12)    导线穿好后,剪除多余的导线,但要留出适当余量,便于今后接
线,预留长度在接线盒内绕盒一周为宜,开关箱内以绕盒内半周为宜。
13)    如管内穿线为同一种颜色,可在导线的端头绝缘层上做记号,如管内穿有4根同规格同颜色导线,可把三根导线用电工刀分别削一道,两道、三道刀痕标出,另一根不标,以免接线错误。
14)    在垂直钢管中,为减少管内导线本身重量所产生的下垂力,保证导线不因自重而折断,导线应在接线盒内加以固定,固定间距见下表:
钢管垂直敷设接线盒间距
导线截面积(mm2)    接线盒间距(m)
50及以下    30
75及95    20
120~240    18
15)    钢管配线必须采用铁制接线盒、箱。塑料管配线必须采用塑料制品盒、箱,禁止采用钢管塑料盒、箱或塑料管铁制盒、箱。
3、电缆桥架安装(含金属线槽安装):
1)    桥架施工前应在现场实测实量,根据平面尺寸,确定直线段及弯头,三通等各种规格及数量,以便订购、制作。
2)    桥架安装前先确定桥架走向、位置,以支架为中心弹线,安装支架或吊架,支(吊)架应平直、牢固,水平桥架的支架安装间距为1.5~3米,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米,支架安装前应作防腐处理,金属线槽及桥架应与支吊架进行固定。
3)    桥架应防腐良好,连接螺栓应采用镀锌件,且桥架及线槽内外都必须有连接板。
4)    桥架外壳每段应采用软铜绞线(≥4平方毫米)做接地跨接,并和PE线连接。
5)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在全长范围内应有不少于2处与PE线干线相连接。
6)    竖井内桥架过楼层应参照JSJT—155《电气竖井设备安装》做防火堵燃处理,堵料必须采用指定厂家合格产品。
7)    桥架或线槽在安装时,可能会和建筑及其它管道如通风管道或水管道等发生走向、标高等矛盾,需改道敷设,这样形状不一的弯头会增加,解决办法,一是尽量在施工前和土建及其它工种技术人员沟通,搞清其它管道等的位置及走向,便于确定弯头等定货规格及数量;二是其它管道更改或时间紧迫无法另订弯头时可利用已购定的直线桥架及线槽自制形状及度数不同的弯头,但必须焊缝平整,防腐处理完好,弯头等平整美观,最后刷和原线槽相同油漆即可。
4、插接母线安装:
1)    插接母线运到现场应有专门库房存放,并逐件逐段进行检查,如外壳有凹凸不平及配件数量缺少等应及时和厂家联系,尽快解决,以免影响正常施工。
2)    母线在安装前应逐段进行绝缘试验,1KV以下母线采用500V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值应在20MΩ以上。
3)    母线安装时必须先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走向用粉线在线路的中心弹线,确定支架的位置,一般支架间距为1.8~2.5米。
4)    母线连接时应确保接触面清洁,对齐相接单元的导电排未端,然后滑动令其相接。
5)    进线连接:母线槽与低压柜或变压器连接时,需加装一个过渡连接箱以便母线槽通过加装短母排与柜内母线相连,同时必须确保相序一致。
6)    绝缘测试:母线全部连接后,并检查各固定点牢固可靠,测试整条
7)    母线绝缘值保持在20 MΩ以上,确保运行可靠。
8)    母线槽送电:母线槽安装完毕后应核对相位,确保无误,在TN—S系统中,PE线与N线严禁接错,母线槽受电时,不应带任何负载,所有母线中的馈电装置均处于“分断”状态,受电后必须测量每个分线箱,确保输入电压正常稳定,不缺相。
9)    由于插接母线在电气竖井内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施工前要核对图纸,正确安排,避免施工中与其它管线发生冲突。
10)    施工前应请厂家到现场实地测量,根据层高、平面尺寸、数量等
11)    实际需要提出制作要求,在厂家测量时应做好配合工作。
12)    插接母线应防腐良好,连接螺栓采用镀锌件。
13)    插接母线外壳每段均做接地跨接,各插接箱也应做接地连接,并与PE接地干线相连接。
14)    进入竖井内的插接母线过楼板时做法及防火处理应参照JSJT—155执行,并对每层做防火堵燃处理,堵料必须采用指定厂家合格产品封堵。做法见下示图:
15)    竖井内插接母线箱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5、电缆敷设:
1)    电缆敷设前应准备好敷设电缆的工具,如电缆架、滚筒,根据电缆的大小选择钢管或元钢、垫木等。
2)    放电缆时把钢管或元钢穿入电缆盘的两个孔内,一端用人或倒链抬起,把电缆放入电缆架上,用同样办法把另一端也放入电缆架内即可。注意:电缆盘应顺时针转动,即电缆始端应在电缆盘上端。
3)    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规格、型号等进行逐一核对,检查是否与图纸相符,并具有生产厂家及产品合格证书。
4)    电缆敷设中,电缆盘两侧应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人员,为避免电缆受拖拉而损伤,可把电缆放在滚筒上,电缆在敷设中不得有扭绞、损伤等现象。
5)    电缆展放前应由指挥者做好施工交底工作,使放电缆人员都能了解电缆敷设的途径,始端及终端。施工人员布局要合理,并统一指挥,电缆敷设行进的领头人必须对施工现场(电缆走向、顺序、排列、规格、型号、编号等)十分清楚以防返工,在交通要道必须有专人负责看管,以免被人及车辆损伤正在敷设中的电缆。
6)    电缆穿管前要清除管内杂物,电缆穿管时应在电缆端头套一个用铁丝纺织的网套,用钢丝拉动网套,防止电缆拉脱或受损伤。
7)    电缆进入电缆沟、电气竖井、设备箱(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
8)    口都应封闭,管口应密封,且管口两端都应敲打喇叭口。
9)    电缆直埋于地下时,首先应在电缆沟底部,铺设不小于100mm厚的细砂,电缆敷设于沙上,敷设好后在电缆上再盖不小于100mm厚的细沙,然后用砼板或砖盖在沙子上,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在向电缆沟内覆土时应分层夯实,做好电缆走向记录,并应在电缆引出端、终端、中间接头、直线段每间隔100米处和走向有变化的部位设立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压等级、电缆型号、截面大小、起止地点、线路长度等内容。
10)    电缆在电缆沟内敷设时,沟的尺寸应根据电缆多少而定(一般不
11)    宜超过12根),沟壁应用水泥沙浆抹面,电缆敷设于沟壁的角钢支架上,并加以固定,电缆间平行距离不小于100mm,垂直距离不小于150mm,敷设在支架上的电缆按电压等级排列,高压在上面,低压在下面,控制与通讯电缆在最下面,如电缆沟两侧都装有电缆支架,则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低压电缆分别安装在沟的两边。
12)    电缆敷设在桥架内时,应在首端、末端、拐弯处及分支处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压等级、电缆型号、截面大小、起止地点等,电缆在桥架内应排列整齐,不得互相扭绞,并且电缆每隔两米处加以固定。
13)    电缆在埋地、电缆沟内敷设时,弯曲半径均在电缆外径的15倍以上。
14)    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下表: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D:为电缆外径)
序号    电缆种类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1    无铅包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10D
2    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20D
3    聚氯乙稀绝缘电力电缆    10D
4    交联聚氯乙稀绝缘电力电缆    15D
5    多芯控制电缆    10D
6、预分支电缆安装:
1)    电缆穿管前要清理管内杂物及存水,电缆弯曲R倍数要符合规范规定,电缆敷设前要对电缆进行绝缘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
2)    了解电缆敷设的途径,起端和终端一定要弄清楚,以免造成浪费,控制电缆敷设途径应按原理仔细核对避免出现差错。
3)    预分支电缆施工前,一定要配合土建在配电小间楼(地)板按电缆规格预留孔洞。
4)    预分支电缆订货前要给厂家提供楼层高度,分支接头离地面高度及进楼层配电箱为上进线还是下进线,并提出主干线电缆规格,分支电缆规格及电缆进线箱至配电小间距离。
5)    预分支电缆订货前要制定电缆敷设方法(地面拉起法、楼顶放下法)以便厂家包装、运输。
6)    预分支电缆敷设前预埋好横担,吊钩及线夹。
7、配电箱、柜、及电气器具安装:
(一)配电箱、柜的安装:
1)    所有箱、柜的安装必须固定牢固、垂直偏差不得大于规范及设计要求,即:垂直度允许偏差1.5%,相互间接缝不应大于2mm,成列盘面偏差不应大于5mm。
2)    所有箱、柜的型号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管进入箱体时应用开孔器开孔,严禁用气焊割孔,墙上明装箱体用膨胀螺丝固定,墙上暗装箱体用水泥砂浆固定,固定暗装箱体时砂浆应低于墙面约5~10mm,以便土建粉平、抹光,箱盖板面要四周紧贴墙面,进入箱内线管应排列整齐,进
3)    箱内的管端不大于5毫米,接线完毕后应把箱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4)    所有配电箱,柜均应分别设置零线端子及保护地线端子(PE)。
5)    箱内接线排列整齐,并有明显回路编号,各开关启闭灵活,多股铜线应压接铜鼻子,并进行烫锡处理,凡有电气元件的箱、柜、门扇均应接保护地线(PE)。
6)    柜、箱、盘间、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Ω,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MΩ。
7)    配电箱、柜、盘内配线应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线芯无损伤、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接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8)    配电箱、柜、盘内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9)    箱、柜、台、屏的基础型钢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具体见下表:
1.    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m)    (mm/全长)
不直度    1    5
水平度    1    5
不平行度    /    5
10)    柜、屏、台、箱相互间或与基础槽钢的连接应用镀锌螺栓连接,且防松零件齐全,禁止用电焊焊接。
11)    低压成套配电柜交接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①    每回路配电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    相间及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
③    电气装置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1KV,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MΩ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摇测替代,无击穿、闪路现象。
(二)电气器具的安装:
(1)    灯具的安装:
1)按设计图选定灯具型号、规格、安装型式(吸顶、链吊、管吊)、安装高度等确定后,一般土建室内门窗安装已完,墙面等已粉刷,装修已完后,开始安装。
2)灯具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位置正确(按设计图)平整,成排灯具安装前应先放线定位,避免安装时偏差过大影响美观,吊链灯具的双链应高度一致且两根平行,软线吊灯的多股铜线必须搪锡,吊灯在灯头盒内和
吊灯头内导线应打结,使灯具的力直接作用在灯盒或灯头上,而不是作用在导线上。
3)罗口灯座及灯头安装前应仔细检查,灯芯铜片是否碰外壳,接线时火线(开关线)应接在灯芯的铜片端子上,零线接在灯头螺纹的端子上。
4)灯具的重量大于3Kg时应固定在膨胀螺栓或预埋吊钩上。
5)灯具固定要牢固可靠,不得使用木楔,每个灯具固定用螺钉或螺栓不少于2个,当绝缘台直径在75mm及以下时,可采用一个螺钉或螺栓固定。
6)花灯吊钩圆钢直径不应小于灯具挂销直径,且不应小于6mm,大型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2倍做过载试验。
7) 当钢管做灯杆时,钢管内径不应小于10mm,钢管厚度不应小于1.5mm。
8)引至每个灯具的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应符合下表:
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mm2)
灯具安装场所及用途    线芯最小截面积
铜芯软线    铜线    铝线
灯头线    民用建筑(室内)    0.5    0.5    2.5
工业建筑(室内)    0.5    1.0    2.5
室外    1.0    1.0    2.5
9)变电所内,高低压配电设备及裸母线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灯具应安装于高低压柜后墙上或人行走道的正上方。
10)装有白炽灯泡的吸顶灯具,灯泡不应紧贴灯罩,当灯泡与绝缘台间距离小于5mm时,灯泡与绝缘台间应采取隔热措施。
12)    安装在室外的壁灯应有泄水孔,绝缘台与墙面之间应有防水措施。
13)    危险性较大及特殊危险场所、如**库等、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使用额定电压为36V及以下的照明灯具或有专用保护措施。
13)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和接地标识。
14)应急照明灯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急照明灯的电源除正常电源外,另有一路电源供电或者是独立于正常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或由蓄电池柜供电,或选用自带电源型应急灯具。
②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转换时间为:疏散照明≤15s,备
用照明≤15s,(金融商店交易所≤1.5s)安全照明≤0.5s。
③疏散照明由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标志灯组成,安全出口标志灯距地高度不低于2M,且安装在疏散口和楼梯口里侧的上方。
④疏散标志灯安装在安全出口的顶部,楼梯间,疏散走道及转角处应安装在1M以下的墙面上,不易安装的部位可安装在上部疏散通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大于20M(人防工程不大于10M)。
⑤疏散标志灯的设置,不应影响正常通行,且不在其周围设置容易混同疏散标志灯的其它标志牌。
⑥    应急照明灯具,运行中温度大于60度的灯具,当靠近可燃物时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当采用白炽灯、卤钨灯等光源时,不直接安装在
⑦    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物件上。
⑦    照明线路在每个防火分区有独立的应急照明回路,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采用防火隔堵措施。
⑧疏散照明线路采用耐火电线、电缆、穿钢管暗敷,暗管保护层厚度不少于30mm,电线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的铜芯绝缘电线。
⑨疏散照明采用荧光灯或白炽灯,安全照明采用卤钨灯或瞬时可靠点燃的荧光灯。
⑩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灯装有玻璃或非燃材料的保护罩,面板亮度为1∶10(最低∶最高)保护罩应完整,无裂纹。
15)防爆灯具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灯具的防爆标志,外壳防护等级和温度组别与爆炸危险环境相适配,当设计无要求时灯具种类和防爆结构的选型符合下表的规定:
灯具种类和防爆结构的选型


爆炸危险区域
防爆结构照明设备
种类    I区    II区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固定式灯    ○    ×    ○    ○
移动式灯    △    —    ○    —
携带式电池灯    ○    —    ○    —
镇流器    ○    △    ○    ○
注O:为适用,    △:为慎用,      ×:为不适用。
2)    灯具配套齐全,不用非防爆零件替代灯具配件(金属护网灯罩,接线盒等)。
3)    灯具的安装位置离开释放源,且不在各种管道的泄压口及排放口上下方安装灯具。
4)    灯具及开关安装牢固可靠,灯具吊管及开关与接线盒螺纹啮合扣数不少于5扣,螺纹加工光滑、完整、无锈蚀、并在螺纹上涂以电力复合酯或导电性防锈酯。
5)    开关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安装高度1.3M。
6)    灯具及开关的外壳完整、无损伤、无凹陷或沟槽,灯罩无裂纹、金属护网无扭曲变形,防爆标志清晰。
7)    灯具及开关的紧固螺栓无松动、锈蚀、密封垫圈完好。
(2)开关、插座、吊扇的安装:
1)    开关的安装:
①    开关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0.15~0.2M,开关距地面高度1.3M。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2~3M,层高底于3M时,拉线开关距顶板不少于100mm,拉线出口垂直向下。
②    相同型号并列安装及同一室内开关安装高度一致且控制有序无错位。并列安装的拉线开关相邻间距不少于20mm。
③    暗装的开关面板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操作灵活,接触可靠。
④    开关必须控制火线,以免在换灯泡时造成触电事故。
2)    插座的安装:
①    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的区别,且必须选择不同结构,不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区别使用。
②    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接相线,左孔或下孔与零线相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接相线,左孔接零线,上孔接地线(PE)。
③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须一致。
④    接地(PE)或接零(PEN)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⑤    当接插有触电危险家用电器的电源时,采用能断开电源或带开关的插座,开关控制相线。
⑥    潮湿场所采用密封型并带保护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不低于1.5M。
⑦    当不采用安全型插座时,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等儿童活动场所安装高度不少于1.8M。
⑧    暗装的插座面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件齐全。
⑨    车间及试验室的插座安装高度距地面不小于0.3M,特殊场所暗装的插座不小于0.15M,同一室内插座安装高度须一致。
⑩    地面插座面板与地面齐平或紧贴地面盖板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3)风扇的安装:
①    吊扇挂钩安装必须牢固,吊扇挂钩的直径不少于吊扇挂销直径且不
②    少于8mm,有防震橡胶垫,挂销的防松零件齐全、可靠。
③    吊扇的扇叶距地高度不少于2.5M;
④    吊扇组装应注意扇叶的角度,固定扇叶的螺栓等防松零件齐全.
⑤    吊杆间、吊杆与电机间螺纹连接,啮合长度不少于20mm,且防松零件齐全、紧固。
⑥    吊扇接线正确,当运转时扇叶无明显颤动和异常声响。
⑦    涂层完整、表面无划痕、无污染、吊杆上下扣碗安装牢固到位。
⑧    同一室内并列安装的吊扇开关高度一致且控制有序,无错位。
⑨    壁扇底座采用尼龙胀管或膨胀螺栓固定,且不少于2个,直径不少于8mm固定牢固可靠。
⑩    壁扇防护罩扣紧,固定可靠,当运转时扇叶和防护罩无明显颤动和异常声响。
⑪    壁扇下侧边缘距地面高度不小于1.8M。
8、变配电系统安装:
1)    高低压配电室设备的安装除安装本身应完善的事项外,(如施工图齐全,已进行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的编制,电器及器材设备的验收存放等都已解决)土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安装方可进行:
①    屋顶、楼面施工完毕,不得有渗漏。
②    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并在墙上标出地面标高,在配电室内设备及母线构架安装后,作好抹光地面的工作,配电室内门、窗安装完毕。
③    进行装饰工作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的装饰工作应全部结束。
④    混凝土基础及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设备支架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⑤    模板,施工设施及杂物清理干净,并有足够的安装用地,施工道路畅通。
⑥    高层构架的走道板、栏杆、平台及梯子等齐全牢固,基坑已回填夯实,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2)    变压器、高低压柜等设备到货后,应认真做好开箱检查、验收工作,
3)    合格后填写设备开箱记录。
4)    土建预埋基础槽钢时应做好配合检查工作,水平度、平直度及位置、尺寸的误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而且面板槽钢应比后边槽钢高2~3mm,使盘柜就位找平时垫铁放在后边。
5)    电力变压器安装工艺流程图:
6)    高低压柜基础槽钢采用立放,与配电柜之间用螺栓连接,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高低压柜在槽钢上放平整后,用石笔在高低压柜底部与槽钢连接孔内把基础槽钢上划出白印后,抬下高低压柜,用气焊、电钻按划好的白印割出螺栓孔,用锉刀挫光滑,抬上高低压柜并找平整后用螺栓固定牢固即可。
7)    高低压柜应可靠接地,基础槽钢及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柜门等接地应良好。
8)    高低压柜安装就位后应及时调整,误差应符合规范GB50171-92的要
9)    求,(见P10高低压柜安装允许偏差)。
10)    基础槽钢安装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高、低压柜安装的质量,因此基础槽钢的安装,必须严格按下列程序进行安装:
①    调直槽钢,将有弯的槽钢用调直机调直,然后按图纸要求,预制加工槽钢架,并刷好防锈漆。
②    按施工图纸所示位置,将预制好的槽钢架放在预留铁件上,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找平、找正。找平过程中需用垫铁的部位每处最多不能超过三层,并用电焊焊牢,最终槽钢顶部宜高出地平面10mm。
③    槽钢与地线连接:将接地扁钢与槽钢的两端焊牢,焊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焊接,焊接处补刷防锈漆。
④    槽钢敷设完毕后,再刷两遍面漆进行保护。
11)    高低压柜的安装:
高低压柜的安装应按施工图纸的布置,按顺序将柜放在基础型钢上,单独柜只找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成列柜各台就位后,先找正两端的配电柜,
再从柜体三分之二高的位置上拉线,逐台找正,以柜面为准,找正时采用0.5mm铁垫片进行调整, 然后按配电柜固定螺孔尺寸,在基础型钢架上用手电钻钻孔,一般低压柜用M12的螺栓固定,高压柜用M16螺栓固定,柜找平找正后除柜体与基础型钢连接外,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侧挡板均用镀锌螺栓连接。
12)    高低压柜安装的允许偏差:
高低压柜安装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垂直度(每米)    <1.5
水平偏差    相邻两柜顶部    <2
成列柜顶部    <5
盘面偏差    相邻两柜边    <1
成列柜面    <5
盘间接缝    <2
11) 配电柜二次回路接线应依据设计单位或厂家的原理图和接线图进行,进出的电缆、电线每回路应有编号,标志应清晰。
12)母线搭接螺丝应外露2~3扣,螺孔比螺丝大1mm连接面涂电力复合脂,应采用镀锌螺栓并有防松装置,所有的螺栓受力程度应一致。
13)母线与母线的搭接尺寸要求、钻孔的数量、钻孔的大小、配螺栓的规格按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70页——72页执行。
16)    盘柜内的母线应按GBJ149——90的规定进行分色刷漆。
17)    矩形母线最小弯曲半径(R)值见下表:
矩形母线最小弯曲半径(R)值
弯曲方式    母线断面尺寸(mm)    最小弯曲半径(mm)
铜    铝    钢
平弯    50×5    2h    2h    2h
125×10    2h    2.5h    2h
立弯    50×5    1b    1.5b    0.5b
125×10    1.5b    2b    1b
h——母排厚度      b——母排宽度
16)母线弯曲有下列三种即:平弯、立弯、扭弯(麻花弯)见下示意图:
9、防雷及接地工程安装:
(一)    人工接地体(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其顶部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应小于2.5M,其相互之间间距不小于5M,接地体埋设位置距建筑物不小于1.5M,遇有垃圾灰渣等埋设接地体时,应换土并分层夯实。
2)    当接地装置必须埋设在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通道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3)    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4)    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为: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处不能有损伤或死弯,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置。
5)    镀锌元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以上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镀锌元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以上。
6)    镀锌扁钢与镀锌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连接可靠,除应在连接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直接将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紧密焊接。
7)    接地极的加工:根据设计要求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采用钢管或角钢,长度不应小于2.5M,打入地下一端切割成锥形,如采用角钢为了防止角钢打劈,可采用在角钢端部焊一段长约200mm的短角钢,采用
8)    钢管时在管端焊一护管帽套入接地极管端,接地极向地下打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不得打偏,当接地极离沟地面约600mm时停止打入,把接
9)    地体扁钢焊在接地极上后(扁钢立焊)再把接地极一根根打入沟内(地下),焊接部位应涂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二)    利用桩基基础将主筋做接地体的安装:
1)    根据图纸位置(引下线所处的桩基位置),在土建绑扎好承台钢筋时,把桩基和地梁内的任意两根元钢(最好对称两根元钢)用元钢连焊在一起,再把承台的两根主筋和已连接好的桩基和地梁内的两根主筋连焊在一起,并和引下线柱内的两根主筋同时焊接在一起,然后把引下线柱内的两根主筋层层贯通连焊在一起,(引下线的两根主筋为对角的两根主筋)每根引下线柱内都应按以上方法与基础梁内主筋进行连接,基础梁的两根主筋沿建筑物四周及图纸设计轴线位置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均压环。
2)    土建的主筋采用加套管压接连接时,应在套管两端的主筋上用元钢进行跨连焊接。且所有的焊接或跨接圆钢不得小于φ12元钢。
3)    利用基础主筋做防雷接地装置时应在正负零以上,0.5M处的钢筋上焊接厚度为3—5mm长,宽度为100×100mm钢板一块,钢板上焊接线鼻子一个(或螺栓)以备检查测试接地装置电阻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    利用基础主筋做防雷接地装置时,每根引下线出屋面和屋面避雷带连接处及检查测试处,必须有明显的接地标志符号且为黑色。
(三)    接地干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接地干线穿墙时,应加套管保护,跨越伸缩缝时应做煨弯进行补偿。
2)    接地干线应设有为测量接地电阻而预备的断接卡子,一般采用暗盒装入,同时加装盒盖并做上接地标记。
3)    接地干线跨越门口时应暗敷设于地面内(做地面以前埋好)。
4)    接地干线距地面应不小于200mm,距墙面应不小于10mm,支持件应采用40×4的扁钢,尾端应制成燕尾状,入孔深度与宽度各为50mm,总长
5)    度为70mm,支持件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一般为1M,垂直部分为1.5M,转弯部分为0.5M。
6)    接地干线敷设应平直,水平度、垂直度允许偏差2/1000,但全长不得超过10mm。
7)    转角处接地干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扁钢厚度的2倍。
8)    接地干线应刷黑色油漆,油漆应均匀无遗漏,但断接部位及接地端子等处不得刷油漆。
(四)    避雷网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避雷线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顶端外沿应一致,平直度2m检查允许偏差3/1000,但全长不得超过10mm。
2)    避雷线弯曲处不得小于90度,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元钢直径的10倍。
3)    避雷线采用扁钢,其截面积不得小于50mm2,采用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mm。
4)    焊接应平直、无遗漏、夹渣、咬肉、裂纹虚焊等缺陷,圆钢和圆钢焊接,其搭接长度必须在圆钢直径的6倍及以上,并且两面焊接,扁钢与扁钢焊接,其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及以上,且三面焊接。
5)    遇有伸缩缝及沉降缝时应做煨弯补偿处理。
(五)    避雷网的安装:
1)    避雷线采用扁钢时,可放在平板上用手锤进行调直,圆钢可采用一端固定在地锚的夹具上,另一端固定在绞磨或倒链上进行冷拉调直,或直接在调直机上进行调直。
2)    将已调直的避雷线运到安装地点,用绳子提升至建筑物顶部或用塔吊成捆的把避雷线吊入建筑物顶部,顺直、安装固定卡或支架(支架应平直,高度一致),然后避雷网敷设焊接,连成一体并同引下线焊接牢固,焊接处药皮敲掉后,进行局部调直,最后刷防锈漆及银粉漆保护。
3)    建筑屋顶上的突出金属物,如金属管道、风机、天线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成一体。顶层的烟囱应做避雷带或避雷针。
4)    避雷网分为明网和暗网两种,网格越密其可靠性就越好,网格密度由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而定,防雷等级高的建筑物可使用10M×10M的网格,防雷等级低的一般建筑物可使用20M×20M的网格,如设计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凡进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道、预留洞处均需埋设不少于二块100
×100×10钢板,以便与管道作接地连接。
6)各电气竖井内管道及桥架,线槽外壳均与接地线(PE)可靠连接,竖井内安装接地扁钢前应吊线垂直,安装完后用金属卡子加以固定,焊接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7)配合土建按设计图纸在各卫生间敷设管线及接线盒,将卫生间内所有金属部件与等电位接线盒内导线连通。
8)不同标高的女儿墙上安装φ12镀锌圆钢作为避雷带,支架为φ12镀锌圆钢,直线段支架水平间距为1m。
9)屋面避雷网连接线采用40×4镀锌扁钢,沿屋面垫层下暗敷设。
10)室外接地极采用镀锌角钢50×50×5,长度2.5m,沿建筑物四周外围环形埋地敷设。
11)管线竖井接地铜排采用60×6,基础接地引上至上线井接地铜排连接采用60×6镀锌扁钢。
12)环形接地铜排敷设在地下室门上沿和顶板之间,采用80×10规格铜排敷设。
13)基础接地引上至各层机房、变配电室、防火卷帘、交接间、智能控制中心、消防控制中心等接地端子的连接线均采用50×5镀锌扁钢。
(六)    均压环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雷带采用的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不应小于25×4。
2)    避雷带明敷设时,支架的高度为10~20cm,其各支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5M。
3)    建筑物高于30M以上的部位,每隔三层沿建筑物四周敷设避雷带并与各引下线相焊接。
4)    铝制门窗与避雷装置连接,在加工订货铝制门窗时应按要求引出30cm的铝带或扁钢2处,在超过30M时,应需3处连接,以便进行压接或焊接。
(七)    凡进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道、预留洞处均需埋设不少于二块100×100×10钢板,以便与管道作接地连接。
(八)    各电气竖井内管道及桥架,母线槽外壳均与接地线(PE)可靠连接,竖井内安装接地扁钢前应吊线垂直,安装完后用金属卡子加以固定,焊接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九)    配合土建按设计图纸要求在各建筑内敷设等电位接线端子箱,将建筑内各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其它金属管道,支架等可导电部分与等电位接线端子内导线接通。
(十)    配合土建按设计图纸在各卫生间敷设管线及接线盒将卫生间内所有金属部件与等电位接线盒内导线连通。

收藏到网摘:-----
本贴地址: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1268181&fromuid=0
点这里,把本帖地址在MSN/QQ上发给朋友分享!同时你还可以获得积分!

UID147906 帖子5596 精华91 所属行业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219 小时 注册时间2007-9-10 最后登录2008-6-30 俱乐部 没有家族
查看详细资料
TOP


XU9469

财主(琪)


超级版主



UID147906 积分39481 金币46274阅读权限255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21 14:45 只看该作者
电气施工措施和方法
10、弱电工程(有线电视、电话、综合布线)安装:
(一)    整个弱电工程在配管前首先应认真熟悉图纸,对整个系统原理有所了解,才能进行配管,配管工艺见本方案(二)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一)电气配管工程。
(二)    有线电视:
(1)    接收天线:
1)    在安装天线前,应用场强仪实测场强大小选择天线的最佳位置及安装高度。
2)    接收天线安装位置在较高处,避开接收电波传输方向上的阻挡物和周围的金属构件,并应远离公路,电气化铁路,高压电力线以及工业干扰、电梯机房等干扰源。
3)    架设在建筑物群至高点处时,天线基座应离开建筑物边沿3M以上。
4)    应避免天线间的相互干扰,出现干扰时,天线增益下降使图像出现脉冲斜条,几种天线可共杆架设,也可单独分开架设,天线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对于VHF波段天线,立杆间平行距离不得小于5M,同一方向的立杆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5M。一般不采用前后架设天线。
5)    天线基座应随土建结构施工,在做屋面时,做好预埋螺栓,预埋螺栓不应小于φ25×250mm,接地引下线元钢直径不应小于φ8mm,连接用钢板厚度不应小于6mm,基座高度不应低于200mm,用水泥沙浆将基座平面立面抹平齐,同时预埋好地锚,三点夹角在120度位置上,拉环采用直径φ8mm以上的镀锌元钢制成,底部与结构钢筋焊接牢固,并用水泥沙浆抹平整。
6)    多节杆组接的竖杆应从下到上逐段变细及减短。
7)    天线杆的竖杆现场要清理干净,人员工具准备齐全,有一人指挥,4—5个工作人员,首先把上、中、下节及避雷针连接好,再把天线杆的拉线套绑扎紧,拴在杆上,各拉线钢索卡应卡牢固,中间绝缘瓷珠套接好,花兰螺栓松至适当位置,把天线杆放在起杆位置,杆底放在基础位置上,准备就绪,指挥人下达口令统一行动,将杆立起,起杆时用力要均衡,防杆左右摆动,然后用花兰螺栓校正接线松紧,并用10#铅丝把花兰螺栓位置固定,接线与竖杆的角度一般为30゚~45゚。
8)    天线的防雷接地:当建筑物有避雷网时,可用扁钢将天线杆基座与建筑物避雷网焊接在一起,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Ω,天线必须在避雷针保护角之内。
(2)    前端设备和机房设备的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机房内土建装修完成,基础槽钢安装完毕。
2)    暗装机箱的箱体稳装完毕。
3)    暗装管路导线已经敷设完毕,并引入机房机箱内。
4)    220V交流电源管线全部敷设完毕。
(3)    机房设备的安装:
1)    机柜稳装在槽钢基础上,采用用螺栓固定并有防松装置,台式机柜直接放置在机房地面上。
2)    按设计图要求(厂家应有组装图)将放大器、混合器,频道变换器等组装在机柜内。
3)    用同轴电缆和F型插头按系统图连接各设备,将220V电源引至稳压电源供各设备使用。
(4)    机箱安装:
1)    首先按系统图将各设备安装在前端箱板芯上,并用同轴电缆和F型插头正确连接各设备。
2)    将有设备的机箱板芯装进箱体内,连接由天线引来的同轴电缆和传输干线。
3)    接好220V交流电源线。
(5)    传输、分配部分的安装:
1)    小型天线系统建筑物比较集中,电缆传输较短,电平损失较小,可将线路放大器安装在前端设备共用机箱内。
2)    建筑物面积较大或单元较多时,为了补偿信号经电缆远距离传输造成的电平损失一般在传输的中途应加装放大器。
3)    线路放大器及干线放大器,有的是自带电源,有的本身不带电源,而是由前端设备共用箱内的稳压电源通过电缆馈送的,应根据图纸设计将电源接好。
4)    延长放大器是为了补充每一幢楼内的分配器或分支器及电缆传输的电平损耗而增加的,一般在该楼房的进线口放置一只信号分配共用箱,箱
5)    内除设延长放大器外,还需装设电源插座及分配器或分支器。
(6)    用户终端安装:
1)    首先应检查盒子口是否有不平整处,应及时修理平整,暗盒外口应与墙面平齐,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明装盒安装应平整,固定牢固。
2)    结线压接: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150mm的长度,然后把25mm的电缆外绝缘层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10mm,留出3mm绝缘台和12mm芯线,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Ω型卡压牢铜网套处。
3)    固定面板:用户终端的阻抗为75Ω,同时可配CT-75型插头及SYKV-75-5型同轴电缆,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盒盖)固定在暗装盒的两个固定点处,调整好面板的平整度并固定牢固即可。
(三)    电话的安装:
(1)    电话电缆的型号、规格及电缆对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电话管路敷设及配线应符合设计规定,配管配线见本方案强电电气配管工程(一)及管内穿线工程(二)。
(2)    电话插座,组线箱安装:
1)    插座、组线箱等设备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插座高度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明装插座距地面高度为1.8M,暗装插座距地0.3M。
2)    插座上方位置有暖气管时其间距应大于200mm,下方有暖气管时,其间距应大于300mm。
3)    在导线连接前清理干净箱(盒)内的各种杂物,箱盒平整。
4)    结线:将预留在盒内的电话线留出适当长度,引出面板孔用配套螺丝固定在面板上,同时找正。
5)    面板安装必须牢固、平整、紧贴墙面,面板无劈裂、翘曲变形等现象,组线箱或接线盒内应清洁无杂物,电话线在盒内应有适当余量。
6)    同一室内的插座安装高度相差不大于5mm,相邻成排安装高度相差不大于2mm。
(四)    综合布线:
(1)    管路敷设:暗配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
(2)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采用15~25mm,直线配管超过30m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暗配管转弯角度应大于90゚,且每根配管弯头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3)    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
1)    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预埋线槽,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2)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    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4)    桥架的敷设:
1)    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 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件上的间距应小于2 m。
2)    桥架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规定左右偏差不超过50mm,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    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其垂直偏差不应超过3mm,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4)    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平整垂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象,金属桥架及槽道各节之间接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5)    信息插座安装:
1)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板面应与地面平齐。
2)    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的净高尺寸。信息插座的底座固定方法依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可采用膨胀螺钉、射钉等方式,固定螺丝应拧紧,以免有松动现象。
3)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    交接箱或接线箱暗设在墙体内时,应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500~1000mm。
(6)    缆线敷设:
1)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等与设计规定相符。
2)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始端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别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    缆线布放时应预留量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 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6)    缆线的弯曲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②    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③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④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7)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 m。
8)    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m/s,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使其有缓冲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9)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规定。
(7)    电缆桥架及线槽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300mm,桥架宽度不宜小于100mm,桥架内横截面的缆线填充率不应超过50%。
2)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线部分间隔距离在3—5m处设固定点,在距缆线的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等部位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
3)    电缆线槽宜高出地面2.2m,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4)    布放线槽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得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或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缆线应每间隔1.5 m处应加以固定。
5)    顶棚内敷设缆线时,应有防火措施,缆线敷设应单独设置吊架,不得布放在顶棚吊架上,宜放置在金属线槽内,布线缆线护套应阻燃。
6)    在竖井内采用明配管、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缆线,并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竖井内楼板孔洞周边应设置50mm的防火台,洞口
7)    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实。
(8)    缆线终端的要求:
1)    缆线在做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线芯顺序连接终端接口。
2)    缆线中间不应有接头,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3)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9)    对绞电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终端接线时,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4类线不大于25mm。
2)    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3)    对绞线与信息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4)    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0mm。
(10)    综合布线防雷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Ω,设备金属外壳及器件,缆线屏蔽接地线截面积、色标等都应符合规范要求,接地端连接导体应牢固可靠。
(11)    熟悉施工规范CECS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并认真对施工班组进行工程质量,技术和安全的交底。
11、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工程安装: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必须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监督,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必须经过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
(2)    配管前首先应熟悉图纸,必须对整个系统原理有所了解才能进行配管,配管具体方法见本方案(电气配管工程)。
(3)    紧密配合土建进度,墙柱内配管时一定要查对平面位置,特别是消防报警部分中模块盒及各设备的具体位置,必须查对通风及水暖专业图纸,以免造成线盒位置偏移。
(4)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前,应具备设备布置平面图、安装图、系统图等技术条件、且施工中应按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5)    火灾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同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等进行检查。
(6)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7)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1)管子无弯曲时长度超过45M。
2)管子一个弯曲时长度超过30M。
3)管子两个弯曲时长度超过20M。
4)管子三个弯曲时长度超过12M。
(8)    典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3)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4)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距离不超过15m。
5)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
(9)线型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有特殊安装要求的探测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10)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11)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12)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底座的
穿线孔应封堵,安装完后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1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高度1.5m处,安装应牢固、平整,不得倾斜,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0mm的余量。
(14)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应牢固,不得倾斜,在墙上安装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宜高出地坪0.1~0.2m。
(15)引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2)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线号,并与图纸一致。
3)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4)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导线应绑扎成束。
(16)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由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钢管。
(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先分别对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
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对报警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使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    火灾报警自检功能。
2)    消音、复位功能。
3)    故障报警功能。
4)    火灾优先功能。
5)    报警记忆功能。
6)    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
7)    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
(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验收,应在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监督下,由
建设单位主持,设计、施工、调试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应包括下列装置: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装置:包括各种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区域报警控制器和集中报警控制器。
2)    灭火系统控制装置:包括、室内消火栓、自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固定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
3)    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控制装置。
4)    通风空调、防烟、排烟及电动防火阀等消防控制装置。
5)    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讯、消防电源、消防电梯和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装置。
6)    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控制装置。
12、变配电系统调试:
(一)    高压系统(高压柜、高压开关、高压电缆、变压器等):
(1)    调试前必须熟悉图纸原理图及接线,除完全掌握图纸设计原理及功能外,还应对开关柜中各元器件、变压器及各设备等的外观进行检查,看有无损坏,损坏程度等做好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在调试中参考对比。
(2)    调试中应做好记录,并记录调试中每天的天气情况,有要求的必须在调试前、调试后相应做好环境温度和湿度等资料以便在出示调试报告时加以换算。
(3)    所有标准仪器(表)要经过省计量鉴定所鉴定合格后,才能对系统进行调试。
(4)    高压柜的试验调整:
1)    高压柜试验应由当地供电部门许可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标准符合国家规范及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及产品技术资料要求。
2)    试验内容:高压柜内母线,避雷器,高压瓷瓶,电压(电流)互感器,高压开关等。
3)    调整内容:过流继电器的调整,时间继电器的调整,信号继电器的调整,高压断路器触头行程的调整,以及机械联锁调整等。
4)    二次控制线调整及摸拟试验:
①    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
②    用500V兆欧表在端子板处测试每条回路的电阻,其值必须大于0.5MΩ。
③    二次线回路如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时,该部位不得使用机械式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应使用数字式兆欧表或万用表测试。
④    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将柜内的控制、操作及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进行调试。
⑤    摸拟试验:按图纸要求,采用短接控制接点、输入摸拟信号等手段,检查各控制系统是否工作正常的试验过程,其连锁操作、断电保护和信号动作应正确无误、灵敏可靠。
⑥    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线路复位。
5)    送电前准备工作:
①    一般应由建设单位备齐试验合格的验电器、绝缘靴、绝缘手套、接地编织铜线、绝缘胶垫、粉沫灭火器等。
②    彻底清扫全部设备及变配电室、控制室灰尘,用吸尘器清扫电器、仪表元件,室内除送电需用的设备及用具外,不得堆放其它物品。
③    检查母线上、设备上有无遗留的工具、金属材料及其它物件。
④    试运行组织工作:明确试运行指挥者,操作者和监护人。
⑤    安装作业全部完毕,质检部门检查全部合格,试验项目全部合格,
⑥    并有试验报告单。
⑦    断电保护动作灵敏可靠,控制、联锁信号等动作准确无误。
(5) 高压开关的安装与调试:(包括高压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
1)    高压隔离开关安装:
①    隔离开关合闸后,触头间的相对位置,备用行程以及分闸状态时触头间的净距或拉开角度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②    具有引弧触头的隔离开关,由分到合时,主动触头接触前压弧触头应先接触,从合到分时,触头的断开顺序应相反。
③    三相联动隔离开关的触头接触时,其前后相差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2)    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检查:
①以0.05mm×10mm的塞尺检查,对于线接触应塞不进去,对于面接触其塞入深度,在接触表面宽度为50mm及以下时,不应超过4mm,在接触表面宽度为60mm及以上时,不应超过6mm。
②接触表面平整、清洁、无氧化膜,并应涂抹导电膏,载流部分的可挠连接不得有折损,载流部分表面应无严重的凹陷及锈蚀。
③触头间接触紧密,两侧的接触压力应均匀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④设备接线端子应涂以薄层电力复合脂。
3)    隔离开关的闭锁装置应动作灵活,准确可靠,带有接地刀刃的隔离开关,接地刀刃与主触头间的机械或电气闭锁应准确可靠。
4)    隔离开关及负荷开关的辅助开头应安装牢固、动作准确、接触良好,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检查,室外安装的应有防雨措施。
(6)高压隔离开关的调试步骤及要求:
1)    调试步骤:在开关本体、操作机构、连杆全部装好后进行,步骤如下:
①    第一次操作开关时,应慢慢合闸和分闸,合闸时应观察触刀有无侧向撞击,如有碰撞现象,可用改变触头的位置,使触刀片刚好插入触头,触刀插入触头的深度应不小于90%,留出适当余量,以免冲击绝缘子的端部,触刀与触头的底闸应保持3—5mm间隙,否则调整直连接头而改变连杆的长度,或调节开关轴上的制动螺丝,改变轴的旋转角度,都可以调整触刀插入的深度。
②    调整三相触刀合闸的同期性,一般可借助于调整升降绝缘子连接螺丝的长度,这样可以改变触刀的位置,而使触刀能同时投入。
③    调整触刀两边弹簧压力,使接触情况符合隔离开关安装的有关规定。
④    隔离开关如带有辅助接点时应进行调试,调整接点转臂上的一排斜孔及手柄与辅助接点间的连杆长度,使之发出分闸信号的接点在触刀通过全部行程的75%后开始动作,而发出合闸信号的接点不得在触刀与静触头闭合之前动作。
⑤    开关粗调完毕,应经3~5次的试操作,操作过程中再微调至完全合格后,才将开关转轴上的拐臂位置固定,然后钻孔,并打入φ8~10mm的圆锥销,使轴和拐臂永久紧固。
(7)传动装置的安装及调整方法:
1)    拉杆应校直,其与带电部分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允许弯曲,但应弯成与原杆平行。
2)    拉杆的内径应与操作机械的直径相配合,两者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mm,连接部分的销子不应松动。
3)    当拉杆损坏或折断,可能接触带电部分而引起事故时,应加装保护环。
4)    延长轴、轴承、联轴器、中间轴轴承及拐臂等传动部件其安装位置应正确,固定牢靠,传动齿轮应咬口准确,操作轻便灵活。
5)    定位螺钉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并加以固定。所有传动部分应涂以适合气候条件的润滑脂。
6)    接地刀刃转轴上的扭力弹簧或其它拉伸式弹簧,应调整到操作力矩最小并加以固定,在垂直连杆上涂黑色油漆。
(8)操动机构的安装与调整具体方法:
1)    操动机构安装应牢固,同一轴线上的操动机构安装位置应一致。
2)    电动或气动操作前,应先进行多次手动分、合闸,机械动作应正常。
3)    电动机的转向应正确,机械的分、合闸指示应与设备的实际分、合闸位置相符。
4)    机械动作应平稳,无卡阻,冲击等异常情况。
5)    限位装置应准确可靠,到达规定分、合极限位置时,应可靠地切除电源或气源。
6)    管路中的管接头、阀门、工作缸等不应有渗漏现象,机械箱密封垫应完整。
7)    气动机械的空气压缩机及空气管路还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9)电力变压器试验项目:
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
3)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结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4)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5)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
6)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7)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8)    绕组连同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
9)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10)    非纯瓷套管的试验,绝缘油试验。
11)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试验。
12)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13)    检查相位,测量噪音。
(9)    电力电缆的试验。
1)    测量电缆绝缘电阻,该试验是指电缆芯线对外皮或多芯电缆中的一个芯对其他芯线和外皮间的绝缘电阻。
测量绝缘电阻的兆欧表可做以下选择:
测量1000V以下电缆时,用1000V兆欧表,测量1000V以上电缆时可用2500V兆欧表。
绝缘电阻值可参考下表:
额定电压(kv)    1    3    6~10
绝缘电阻值(MΩ)    10    200    400
2)    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须在交接验收或重包电缆头时进行该项试验。在实际操作时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可同时进行,试验电压可分4~6段均匀升压,每段停留1min,并读取泄漏电流值,然后逐渐降低电压,断开电源,用放电棒对被试电缆芯进行放电,试完一相后,依上述步骤对其余两相缆芯进行试验,试验如发现泄漏电流很不稳定,或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而急剧上升,泄漏电流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等现象时,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加以处理。
3)    电缆相位检查:
电缆敷设后两端相位应一致,特别是并联运行的电缆,更为重要,检查相位可用(a)摇表测试:当摇表接通时,则表示同相位,否则另换一相再试,其他各相检查方法相同,做好标记。(b)用220V单相交流电的火线接到电灯处,灯亮表示同相位,不亮则另换一相再试,其他各相检查方法与第一相相同。
4)    低压配电系统:
①    调试前应认真熟悉图纸,了解图纸设计要点及系统原理,各柜之间的控制方法,对开关柜各元器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②    调试中应做好原始记录,并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和相应的温度、湿度等资料,以便在出示报告时作为换算参考的依据。
③    所有试验,鉴定用的仪器、仪表(0.5、0.2级)要经过省计量鉴定所鉴定合格,才能对系统进行调试,以保证各调试数据的可靠性、正确性。
④    对指示仪表应做不少于五档的校对,对感应式(0.2级)电能表应做不少于2000个脉冲放射校对,对互感器进行不少于三档的校对,如不合格应加以更换。
⑤    对低压刀闸进行吃刀量和拉开距离调整,使之同步一致,对空气开关进行试验,使动作可靠,接触良好,二次线路接线正确,动作可靠。
⑥    对低压电力电容器进行容量测试,2.5kv直流耐压试验,对功率因数控制器进行设定,检查一次、二次线路是否正确,确认与原理图一致后,用500V兆欧表测定所有二次线路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方可送电,送电后检查各开关柜动作是否和原理图相同,如有不同检查更正,使其完全符合设计原理图。
⑦    对所有低压开关柜一次回路、二次回路进行检查、紧固,测定一次和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检测均应大于0.5MΩ方可送电进行通电试验,看所有开关柜是否和原理图相符,如有不符须加以更正。
13、配电装置及馈电线路试验:
(1)    熟悉图纸,了解系统原理及图纸要求。
(2)    对馈电线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其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MΩ,如达不到,查明原因加以处理,直至达到0.5MΩ以上为止。
(3)    配电装置中的电气元件须进行单体试验,指示仪表必须不少于五档的校对,对电流互感器应不少于三档的校对,对所有的断路器进行试验,如有不合格者应及时更换。
14、    交流电动机单体及系统试验:
(1)    静态检查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是否低于1.2,如测试低于1.2,则要进行干燥处理。
1)    交流电机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试方法:
测量交流电机绕组中的任意两相,如A、B相的对地和相间的绝缘电阻
及吸收比,用同样方法测得A、C相或B、C相的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对地绝缘时,兆欧表接线柱E接在电机外壳上)。
2)    电机的干燥方法:
电机由于运输,保存或安装后受潮,绝缘电阻或吸收比达不到规范要求,应进行干燥处理,电机干燥工作应由有经验的电工进行,干燥前根据电机受潮情况制定烘干方法及技术措施,烘干温度须缓慢上升,铁芯和线圈的最高温度应控制在70~80度。
干燥方法:
①    采用循环热风干燥室进行烘干。
②    采用灯泡干燥法,采用红外线灯泡或一般灯泡使灯光直接照射在绕组上,温度高低可采用改变灯泡瓦数来实现。
③    电流干燥法:采用低电压供电,变阻器调节电流,其电流大小控制在电机额定电流的60%以内,并应设置温度计,随时监视干燥温度。
(2)    测量电动机绕组直流电阻值,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交流电机测量直流电阻的目的是检查线圈的接头连接是否牢固。有无虚焊和接触不良现象,线圈本身是否有匝间短路,断线等缺陷,测量方法一般采用电压降法或电桥法。
(3)    检查定子线圈极性和连接的正确性,测定电机空载电流和满载电流值。
检查定子线圈的极性及连接是否正确可用下列两种办法:
1)    用表检查:用万用表“(mA”档)进行测试,转动电动机转子,如万用表指针不动,则说明绕组头尾连接是正确的,如万用表指针转动了,说明绕组头尾连接错误,应对调重试,这一方法是利用转子中剩磁在定子三相绕组内感应出电动势的原理制定的。
2)    交流电压法:
①    用万用表找出定子上三相绕组的各组两个线头。
②    把其中任意两个绕组的线头作假设编号C1、C4、C2、C5连接C2、C4。
③    在另一绕组C3、C6的两个线头上接一个灯泡(36V或24V)。
④    在C1、C5两相线头上接36V(或24V)交流电源,如灯泡发光,说明假设的编号正确,如果不发光,则把任一个绕组两个头的编号对换一下,即可使灯泡发光。
⑤    再按上述方法对另一绕组的两个线头进行头尾辨认。
⑥    应注意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坏绕组。
(4)    按系统控制原理图检查控制柜中线路是否和原理图一致,并测定控制柜一次、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GB50150—91中第22、0、1条中的规定,将控制柜中过载保护调整到电机满载时的电流值。
15、    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调试:
(1)    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调试前应符合下列条件: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2)    调试前施工人员应向调试人员提交竣工图,设计变更记录,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记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竣工报告。
3)    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一般由生产厂工程师或生产厂委托的经过训练的人员担任,其资格审查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
(2)    调试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1)    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规格、型号、备品、条件等。
2)    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3)    检查检验系统线路的配线、接线、线路电阻、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终端电阻、线号、接地、线的颜色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发现错误、开路、短路等,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处理,排除故障。
(3)    调试步骤:
1)    火灾报警系统应先分别对探测器,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试验,单机检查试验合格,进行系统调试,报警控制器通电接入系统做火灾报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等的功能检查,在通电检查中上述所有功能都必须符合
2)    标准《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    按设计要求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逐个逐项检查,试验火灾报警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其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应正常。
4)    检查主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容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三次应正常,主电源备用电源转换应正常。
5)    系统控制功能调试后应用专用的加烟加温等试验器,分别对各类探测器逐个试验,动作无误后方可投入运行。
6)    对于其它报警设备也要逐个试验无误后投入运行。
7)    按系统调试程序进行系统功能自检,系统调试完全正常后,应连续无故障运行120h,写出调试开通报告。
8)    填写调试报告,进行验收工作。
16、    有线电视系统调试:
(1)    调整天线系统:
1)    天线架设完毕,检查各频道接收信号是否正常。
2)    将天线输出的75Ω同轴电缆接场强仪输入端,测量信号电平大小,微调天线方向使场强仪指示最大,如果转动天线时电平指示无变化,则天
3)    线阻抗变换器有问题,应检查排除故障。
4)    测量电平正常时,接电视接收机检查图象和伴音质量,有重影时,反复微调天线方向,直至消除重影为止。
5)    各频道天线调整完毕后,方可接入共用天线的前端设备中。
(2)    前端设备调试:
1)    各频道天线信号接入混合器,接入有源放大型混合器输入端,调整输入端电位器,使输出电平差在2dB左右。
2)    接入无源混合器输入端(在强信号频道的混合器输入端加接衰减器)调整混合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差控制在2dB内。
3)    调整交、互调干扰:
①    混合器输出端与线路放大器输入端相接,以提高电视信号的输出电平。
②    放大器输出端接电视机观察:
•放大器产生交、互调干扰,可适当减少放大器输入端电平消除干扰。
•放大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应大于105dB,如果过小,说明此放大器的抗交、互调干扰性能差,输出最大电平达不到线路电平的要求,需更换放大器。
4)按设计系统要求,送入自办节目,逐个检查设备的正常工作情况及输出电平的大小,将前端设备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5)    前端设备调试完毕后,送信号至干线系统。
(3)干线系统的调试:
1)    调整各频道信号电平差(用频率均衡方法),干线放大器输入端串入频率均衡器,根据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差的情况,分别串入6dB、10dB、
2)    12dB等均衡量不等的频率均衡器,调整至正常工作状态。
3)    同时调整干线放大器输入端电平大小,当产生交、互调干扰时适当减少输入端电平,可直接串入衰减器,调到输出电平符合原设计要求。
(4)    调试分配系统:
1)    无源分配网络调试;按设计要求,在无源分配网络的输入端送一个电视信号(一般选用UHF频道或用电视信号发生器产生)调整输出端电平,
2)    使与原设计的输入电平相等,用场强仪(或电平表)测量电视接收机在分配、分支器各输出端的电平,观察分析信号电平和重影现象,判断安装质量好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有源分配网络调试:
①    首先,接入电源给放大器,用万用表,检查分支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经检查无误后,才能通电调试。
②    调试网络中,各延长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各频道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    输入电平过低或过高,应调整放大器增益。
④    交、互调干扰调整,在系统的输入端送高、中、低三个频道信号进行试验,有交、互调干扰时,调整延长放大器的输入衰减或前端放大器的输出电平解决,低频道电平过高时调整斜率控制电路,达到“全倾斜”或“半倾斜”方式。
4)    无源(或有源)分配系统调整完毕后,可接入干线送来的射频电视信号进行统调。
5)    如果分配系统中含有调频广播信号,则应对较强的调频信号加以衰减,以免干扰电视信号。
17、综合布线网络系统调试:
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系统调试,包括缆线、信息插座及接线摸块的测试,各项测试应有详细记录,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2)    测试仪表应能测试3、4、5类对绞电缆,测试仪表对于一个信息插座的电气性能测试时间宜在20~50s之间。
3)    电缆、光缆测试仪表应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4)    调试程序如下:
由数据终端、语音终端开始检查信息出口、水平缆线、楼层配线架、主配线架、垂直缆线、电脑机房、电话交换机房,经过全面的调试前检查确认无误时,然后对子系统逐一进行调试,各子系统经过调试符合规定允许开通时,再进行系统综合调试,经测试后传输速率等技术参数符合规定,便可交付使用。
5)    调试内容:
按TIA/EIATSB67标准要求对线路进行测试长度、衰减、近端串扰、特性阻抗、衰减对串扰比、环境噪声干扰强度、传播延时、回波损耗、直流环路电阻等电气性能测试,测试不合格者,查出原因加以处理,达到合格为止。

苹果粉儿 发表于 2012-7-5 15:31:06

:) ,虽然没有我要的答案,但还是表示感谢

青春岁月 发表于 2012-7-5 18:07:26

1、通常情况下,仪表汇线槽敷设在管廊的上层,或与工艺管道及电气汇线槽敷设在同一层,一般不低于工艺管道
2、仪表汇线槽与具有强电场和强磁场的设备之间的静距离应大于600mm,与动力线之间的平行距离大于500mm就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仪表桥架和电气电力桥架间隔标准